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点击量:130 时间:2024-11-07
容易内疚的母亲、渴望认可的母亲,往往不敢给孩子设置明确的规则。10月12日,网友爆料武汉地铁2号线金银潭站,一名看起来身高、模样超过10岁的女孩疯狂用脚踹双手提着行李的同行女子。据拍摄者称两人应该是母女关系,因为女孩妈妈不知道这趟车终点是金银潭上错了车,下车后女孩就用脚猛踹妈妈。
旁边的路人劝阻,女孩还直接动手打人,后经妈妈劝阻两人上车离开。这则视频令网友气愤不已。“换成是我,早就一巴掌打过去了,让她知道没大没小的下场!”“气愤!这是养的白眼狼吗?”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母亲太惯着。“女不孝,母之过!”“这就是教子无方的下场。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在这个强调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歌颂母爱伟大的育儿环境中并不罕见。尤其是近年来,比父母还厉害的熊孩子出现在各类新闻和视频中,令观者慨叹。而许多希望能带给孩子幸福感的父母更是倍感困惑:为什么那么多疼爱,却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更有爱更懂得尊重的人?“我们小时候过得很委屈,有了这个宝贝儿子,就想加倍地疼爱他。
他想要的、喜欢的,我们倾尽全力,希望他长大了幸福开心,我也不枉做他的母亲。”家有13岁儿子的妈妈李立说。
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如此任劳任怨并没有让她成为孩子爱和尊重的人,反而在日常相处中,她感觉自己被孩子利用和剥削,“那种蹬鼻子上脸、没有责任心、很自私自利的一面有时候真的很难忍。我开始怀疑,我们这么努力学习心理学、学习育儿,真的就比上一代父母更好吗?”孩子应该怎样被教育,为什么一些父母发现付出很多却换不回孩子的爱和理解?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原因。美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在她的作品《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主手册》中提供了其中一种思考视角。
科斯蒂是一位3岁男孩的母亲。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爱发火、脾气反复无常,经常打骂人,她觉得童年不幸福,很怕自己会成为这样的母亲,被孩子怨恨。
所以,生了儿子后的科斯蒂很努力地想要做一个给予孩子无条件爱的妈妈,一个不会让孩子失望的妈妈。这种想法让科斯蒂成为了一个不敢给孩子设置底线的人。
她很努力地希望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在现实中,真的很难事事让孩子如愿。比如孩子每次逛超市都要买一张摆放在收银台旁边架子上的碟片。
他每次要求,科斯蒂都会同意,但是有一天,科斯蒂没带够钱,她认为这些碟片家庭根本不需要,可是无论她怎么劝说,孩子都不听。不肯屈服的孩子在超市里演了一出大喊大叫的戏码——“我讨厌你,我讨厌你,妈妈,我讨厌你!”科斯蒂羞愧难当,既尴尬于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扮演了一个差劲母亲的形象,又内疚自己这么做会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灵伤害。在作者雅基·马森的眼中,科斯蒂就像这个时代的许多好母亲,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了最后。“母亲的身份常常被归为女性文化典范的一部分,加剧我们本来就有的自我牺牲或甘愿受苦的倾向。
许多妈妈会沉溺于一种想法,即我成为母亲后一定得把自己的需求放到最后,否则,我就不是称职的母亲。”另外,在作者眼中,像科斯蒂这样的好母亲也在不知不觉中把儿子当成了小时候那个可怜的、不被爱的自己,她希望逆转时光,去照顾那个小女孩,改变她曾经的困境。
不敢重视自己的需要,渴望被盖章成为“好母亲”,弥补幼时的渴望,这些潜在的心理动因导致妈妈们在和孩子相处中,不敢相信自己的直觉,也不能够跟随孩子成长的步伐进行灵活的调整。比如,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母亲或者母亲的替代者需要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悉心照料以至于自己可能都废寝忘食,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爱护和照料。但是当孩子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和关系中的个体时,母亲或者母亲的替代者就有责任带领孩子去认识、感受和适应现实的一面:我们从人格的角度是相互平等的,我们需要相互尊重,我希望你明白,你很好,我也很好,你很重要,我也很重要。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冲突,他也会看到,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之间会有矛盾。比如,我想把盒子里的糖都吃掉,而牙科医生说会蛀牙;比如,我想要别人的玩具,但是人家不愿意给;比如,我生气想打妈妈,可是妈妈也会疼也会伤心……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同时,也需要给予孩子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帮助孩子变得更有安全感,他们知道行为是有范围设置的、是有后果的,他需要适时地学着降低自己的期望,适应现实的条件,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容易内疚的母亲、渴望别人认可的母亲,往往不敢给孩子设置明确的规则。“我害怕拒绝孩子,会伤害孩子的心。”“孩子脾气不好,我觉得都是自己以前没带好,只想现在能多包容她,多爱护她,来弥补以前的错吧。
”“我怎么能只顾自己舒服,不照顾孩子呢?”“再累再苦再气,只要看到孩子高兴、孩子喜欢我,我就觉得一切值得了。”可是,最终,你会发现,孩子还是掉进了你害怕的那个困境:你不堪重负,而他却怨恨你不够好,令他失望。
本文来源:美高梅MGM-www.jnxhys.cn